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学生选课指导方案(修改稿)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学生选课指导方案
(修改稿)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也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精心组织、精心设计、严格管理。因此,选课管理是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为了加强教学管理,做好选课工作,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选课指导的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选课领导委员会
组长:韩剑锋 副组长:孙 剑 许博识
组员: 王东明 王国平 顾新强 储海燕 张 娇 王 蕾
其职能为:组织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明确政策文件的内容;领导学校选课指导委员会开展相关工作;规划和制定学校选课指导方案的基本思路;监督选课指导手册的执行和对教师的评价等。
2、成立学校选课指导委员会
组长:王国平 副组长:嵇春艳
组员: 孙小芹 吉珍华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班主任
其职能为:设计适合本校实际的选课指导手册和各科的选课指导,负责组织教师依据指导手册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确立选修课及其学分分值;制定导师制及导师的任务分配;设计和整合课程模块;学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协调和配置;编制学生选课流程表;监督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制定教师的监督和评价标准;等等。
3、成立选课顾问小组
以行政班为单位,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及有关教学管理人员组成,为学生进行选课咨询。
二、选课的原则
1、学生为主原则。指导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导”,在指导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意愿,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最终的决定权一定要留给学生本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选课能力,使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这是指导学生选课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选课指导应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指导教师应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应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成长记录、特长与潜能等进行指导,不能一刀切,给学生提供雷同的建议。
3、科学性原则。选课指导应体现科学性原则,指导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必须对国家所规定的课程方案以及所指导的学科有足够的掌握,同时要对社会未来的人才需求和高校的招生动向有预见性的把握。
4、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的原则。
三、 选课的依据
1.学生的个人素质与发展要求
学校应做出相应的指导安排,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班级课程,保障学生能形成平衡而又完整的文理基础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科目与模块,使之实现主动地、全面且个性地发展。
2.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的逻辑限制
学校应根据高中生思维活跃、认知欲较强以及接受水平和能力、抽象思维和价值判断水平也迅速提高的身心特点,指导学生选择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多种机会,促进其认知和人格的和谐发展。同时对于各个模块和科目不应任意选修,要根据各个模块和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理性地完成课程目标。
3.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资源状况
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因此,在选课指导时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条件,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势,协调平衡,尽量避免学生选课过于集中、加剧教学资源需求矛盾的情况。
4.学生的家庭背景与社会人才需求前景
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构成状况、社会新兴领域和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是学生在选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学校在指导学生选课时应了解其家庭及社会职业领域的信息,以便更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形成较好的发展取向。
5.学生的个人设计和未来意向
为学生全面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现阶段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选课指导应按照学生的毕业后意向,如进一流大学、进一般性大学、直接工作等,结合与新课程方案相应的高考方案,为学生设计不同的选课指导,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个性化的发展。
四、选课指导手册
学校选课领导委员会负责组织有关教学管理人员和各学科骨干教师编写《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并且在新学期开学前发到学生手中。《指导手册》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1、学校选课指导手册的目的。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业和人生规划;向学生呈现相关的学校课程制度和政策,提供相关的帮助信息。
2、《方案》所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总体结构简介。包括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其说明、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及其设置等。最好用图表的形式显示。
3、普通高中各学科的选课指导。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15个科目的选课指导。本部分是《手册》的主体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各科目的课程结构简介。如介绍该学科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或系列的主要内容等。(2)各科目的课程设计方案。如开设的学段、周课时和总学时数等。(3)各科目的学分设置。(4)各科目的选课指导建议。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自身条件,以及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要求给学生选修本科目提出具体的选课指导意见。(5)各科目学科设计图表。鉴于本部分的重要性和便于学生选课,建议用图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图表应包括年级、开课学段、模块或系列或者其代码、学分、学时、周课时、开课地点和授课教师等。(6)学校3年的课程设计总表。
4、学校课程设计方案。《手册》应当把学校课程(选修II)用图表的形式作出介绍。包括课程代码、开设科目、授课教师、学分分配、上课地点和上课时间等。
5、选课的程序:
(1)学生研读《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了解高中阶段学校所开设的学习内容、模块、学分等总体要求,了解选修课的总学分及模块要求;
(2)根据自己的学业基础、兴趣、爱好,在征求家长、导师、亲友意见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业方向,自主规划选课,选择适合自己目标的修习模块;
(3)合理分解3年的目标,根据学校课程开设的总体时间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配和安排个人每个学段的修习内容,防止内容和时间的冲突;
(4)熟悉选修课各系列、各模块的编码,并根据自己未来发展的愿望,研读每科的特殊要求;
(5)填写《学生选课单》,上交学校,并接受导师的指导;
(6)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拟定下学年课程安排;
(7)学生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课程修习计划,编排个人的《课程表》,并依据自己的《课程表》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
(8)另外,在新学年开学后,学校安排一定的试听时间,试听时间结束后,形成最终的学校课程安排。关于课程的试听时间的长短,学校可以定为一周,这样即使某个学生换选了一门课程,也不会对教学进度产生很大影响。
6、学生选课须知。《手册》应当就学生选课注意的事项用条目的形式做出说明,便于学生选课。另外,《手册》应收录学校有关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定。包括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学分制选课管理细则、学分制选修课程考勤管理细则、行政班和教学班管理细则、研究性学习管理细则、社区及社会实践管理细则、课程和选课管理的规定等。
7、导师制及导师的职责。
导师制是校内选课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导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其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其职责主要包括:向学生解释选课指导手册的内容,确保学生能理解手册的各项规定;通过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弱势和兴趣点;帮助学生了解高校招生的各种规定,从而为学生选课提出相应的建议;经常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根据选课手册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积极创造一种温暖、真诚和开放的师生关系;无条件保护学生的有关隐私等。
五、选课管理及有关处理办法
1、学生对自己选修的课程,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凡经批准选修的课程,一般不能随便退、改选,如遇特殊情况一定要退、改选时,学生要填写退、改选申请单,由班主任统一汇总报教务处,经批准后方可进行退选或改选工作,退、改、补选工作应在教务处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过期不再单独处理。
2、对选课人数的要求。选修Ⅰ的选课人数少于20人,选修Ⅱ的人数少于30人,该课程停开。
3、选课一般从第三学段开始,为了合理调控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每学段的选课数量进行控制,一般要求学生每学段修读的两类选修课程总学分数原则上最低不得低于4学分。
4、学生按选课手续选定课程后,必须按时上课并完成作业,最终通过考核,方可取得学分。对于未办退选手续,而不参加上课及考核者,该课程按自动放弃处理;所选课程考核不及格,可以重修,也可另选其它课程;学生选课后的2周内,如果对所选的课不适应,可办理退选手续,另选其他课程。
六、重修课程的管理办法
1、初修成绩不及格或成绩及格本人自愿重修的学生,原则上在学校规定的学制内随低年级重修,重修次数不限。
2、申请重修的学生,根据学分制指定性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在开课第一周内申请重修。如教学计划变动低年级不开设需重修的课程时,经教务处批准,可以在任课教师指导下以自学方式重修。
3、申请重修的程序
①申请重修的学生到教务处填写《课程重修申请表》。
②由教务处汇总将各门课程的重修名单通知任课教师,以便教师对重修生的管理。
4、在规定时间内未办理重修手续的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考试。
5、重修生因上课时间发生冲突而不能跟班上课时,经与任课教师联系同意后可自学,但必须完成课堂布置的作业和学分认定考核。
6、重修生的考试成绩按实际成绩记载,与初修者相同。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 教务处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