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精神,加强对“文学阅读与写作”的研究,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强化教考结合,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昆山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于 5月 15日在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举行“文学阅读与写作”专题研讨暨昆山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第三次专题培训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谢友明、崔国明和李彬三位老师主持,并邀请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李欣荣老师对新高考形势下语文命题情境设置给予细致的解读。此次教研活动共分为教师授课、评课研讨和专家讲座三个环节。
一、同课异构展风采
教研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来自周高的嵇春艳、田文玉老师为我们奉上了《秦腔》一课的生动课堂。田文玉老师借助“校园文化艺术节”为秦腔拍摄宣传片这一活动为驱动情境,用“地籁”“人籁”“天籁”串联整个课堂;嵇春艳老师聚焦秦腔之“大”,以“大秦腔”解读为支架引发课堂妙语连珠,学生争相分享对秦腔、对陕北人文底蕴的理解。
2. 名师评课凝亮点
论道行之,聚力前行。公开课结束后,在名师工作室专家特级教师谢友明老师的主持下参会教师对两堂课进行了评课议课。谢友明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均实现了对新课标“任务驱动”这一要求的贯彻,在启发学生生成上,关注到了教考结合,无论是“下定义”“对联”“仿写”,抑或是“为老秦腔适应新时代发展建言献策”“为秦腔在百戏盛典上的宣传写推介语”都体现了课堂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关注。评课过程中专业的点评与中肯的建议使在场的各位教师都受益匪浅。
3. 专家引路启深思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李欣荣老师以“命题评价的依据:情境的设置”为题向参会老师们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与研究心得。李老师从命题操作的原则入手,立足学科素养指标体系,分析教师在执教中需重点关注的关键能力群,为年轻教师们指明了方向。同时,李老师以丰富的事例,对新高考形势下情境设题的关键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最后,李老师指出:所有的题目都有旧的影子,“寻”旧是基础,“破”新是关键。
博采众山之石,筑牢己之城池。一次教研活动就是一次智慧的叠加,名师指点引领成长,专家讲座指明方向。交流与分享碰撞思想的火花,经验与知识的传递诠释“薪火相传”的真谛。相信经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及新高考情境设题的关键有了更深入地理解,课堂驾驭能力将更加得心应手,对考情的把握将更加切中肯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