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2023年4月27日专家引领,点“亮”作文)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教师发展    活动资讯    2023年4月27日专家引领,点“亮”作文)
创建时间:2023-10-09 09:10
浏览量:0

成至研修/专家引领,点“亮”作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志权教授莅临我校指导作文教学

四月春风暖,研修风正浓。为进一步探讨写作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写作教学水平,2023年4月27日下午,我校开展了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作文教学”研修活动,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志权教授为全体语文老师开设题为 《点“亮”高考作文》的专题讲座。

一、聆听专家讲座

刘志权教授以高考阅卷人独特视角,首先为全体教师展示了不同层次作文的特点以及评分依据明了优秀作文的评判标准

随后围绕深化思维、审题立意、联想论证、表达外饰和语言组织等方面,就如何应对高考作文教学中若干问题,提出了全面详实的教学策略

作文素材积累是许多教师和学生关心的话题,对此刘教授指出,素材例证应遵循“以一当十”,言简意赅的原则。

讲座过程中,刘教授对接考场范例,独辟蹊径,展现思维深度以规范精准的表达,幽默生动的语言,赢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二、青年教师感悟

刘志权教授“点‘亮’作文”的主题讲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并且讲述方式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使我在高中语文作文写作和教学上深受启迪。什么样的文章才能称之为好文章?刘教授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评判标准,并且指出审题深度、精彩例子、语言表达等都可能是一篇作文的亮点。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好的文章一定是能让读者看得懂的。无论是教师自身的写作,还是学生的考场作文,都应该体现一定思维品质且具有生活气息。身为一名“新手”语文教师,能够有机会听到这样一场精彩的讲座,幸哉,乐哉!——曾莉

今天听了刘老师的讲座,对作文审题、立意、思维、语言等方面有了新的理解。写作如修身,从实际生活出发,体味作文材料的内涵,运用逻辑思维理清材料句意,避免“紫藤花取得重大发展”的空谈,用自然、干净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材料的思考,由此点“亮”作文。——许诗倩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深感南京师范大学刘教授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他从江苏语文高考评分标准出发,详细阐述了“亮点”在作文中的重要性。这使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培养学生全面、批判、逻辑、辩证、独创的思维方式。——陆之超

今天南京师范大学刘志权教授以多年高考阅卷人的身份开展了“点‘亮’作文”的专题讲座,让我打开了作文教学的新思路。作为一线教师,作文教学应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多从“宏观着眼,小处着手”“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的角度锻炼学生的思维。——王子琪

“高山仰止,方知才梳”。刘教授“点‘亮’作文”的讲座给我很大启发,对如何改善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刘教授做了详尽全面的讲解。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做点亮学生精神的明灯。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心中要有好作文的标准,锤炼语言表达。——杨倩

今天下午有幸听了南京师范大学刘志权教授“点‘亮’高考作文”的讲座,我感悟颇深,让我在“如何评价一篇高考作文”的领域中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就是议论文中举例论证不是关键,举例也不是越多越好,否则就只是例子的堆砌。举例本身不能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只是应将其运用来解释观点。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避免这种程式化的作文教学,而更要从立意的思维深度着手作为好文章的评判标准,文章的语言词彩华美,追求新异奇特不一定是好文章,内容可能不知所云,让人读不懂!总之,本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将在日常教学中学以致用,更好地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韦佳君

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志权教授以“亮”为核心切入,具象展示了当前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的评判标准,并以近两年命题入手,全方位展示了作为高中教师,应如何将每段材料确立意思并讲透,同时也应提醒学生,举例在于精警、特别、准确而不在于多,以一当十方为透彻有效的表达。——李嘉昕

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志权教授从作文评判标准、深化思维、准确审题、联想论证和醒豁外饰五个方面与我们深入浅出地交流。教授提到“神”是偶得的,“准”是最能把握的。而要让文章写得深邃,必须着力探讨文学的母问题甚至是哲学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更上一个台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思维,在提升自我写作思维和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升写作思维。——叶斯琪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本次活动,为教师今后的作文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方向,不仅是理念上的提升,更是行动上的指导,在未来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深耕写作课堂,提升写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