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2022—2023学年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青蓝工程实施计划和总结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教师发展    计划总结    2022—2023学年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青蓝工程实施计划和总结
创建时间:2023-10-09 09:14
浏览量:0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指导思想

为构建一支思想水平高、师德修养好、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顺利完成新老教师接替工作,现根据我校教室工作计划,特制定如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

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发,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教学方法的学习,搭建平台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培养任务

根据学校提出的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总体目标及要求,教龄3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均为培养对象。通过培训,力争使每位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迅速提高。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业务素质强的校级青年骨干教师。

1.面对角色的转化,引导他们做好角色转换,加强他们工作责任心。

2.抓教学常规,教学与反思想、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

3.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我们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了一位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师傅,在教学工作中进行“知、能、操、行”的传、帮、带。

4.建立学校考核制度,考核项目有上两节教学汇报课、每周2的听课和教学随笔定期督查,定期反馈。

具体工作

(一)加强青年教师的学习,努力提高素养

1.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各类教育教学专著,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思想观念。

2.坚定不移地围绕“凝心聚力为家长、学生服务”的学校教育总目标,以此作为每个青年教师的工作追求。

3.组织各类讲座,利用学校“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平台与资源,尽快让青年教师熟悉校管理方式与教学模式。

(二)通过教研组和学校的培养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因此,我们把培养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培养工作重点。

1.“师傅带徒弟”的培养

教研组组织完成“拜师结对协议书”,具体做法是由老教师积极向下传授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经验,而年轻教师积极承接老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方法。青年教师跟随老教师听课,在组内上汇报课,然后老教师提出改进意见,促进青年教师培养。

2.“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

“走出去”包括选派青年教师经常去外面听课、培训,“请进来”主要包括邀请外校骨干教师、名师前来讲学。这些措施不仅培养了我们的青年教师,而且使我们的课程建设吸收了很多他人的经验和做法。

(三)加强教科研培训,认真进行校本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专门给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传授科研课题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关注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南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搞小课题研究。

(四)提高青年教师实施“发展性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结合江苏省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强化青年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改革的认识;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电子白板培训,并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要求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多媒体教学公开课)。学校将创造条件,给青年教师铺设实践和进修学习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使自己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不断攀升。

具体工作安排

月份

具体工作安排

9

“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第一次研修活动

 “青蓝工程”结对仪式暨新教师入职培训活动

检查青年教师《研修手册》《教学随笔》《读书笔记》

10

检查青年教师《研修手册》《教学随笔》《读书笔记》

11

 “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第二次研修活动

“成至杯”课堂教学大赛——优质课初赛

检查青年教师《研修手册》《教学随笔》《读书笔记》

12

“成至杯”课堂教学大赛——合格课汇报、优质课决赛

“成至杯”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反思评比

检查青年教师《研修手册》《教学随笔》《读书笔记》

1

检查青年教师《研修手册》《教学随笔》《读书笔记》

2月

检查青年教师《研修手册》《教学随笔》《读书笔记》

3月

“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第三次研修活动

零模点调教师解题训练

开高、陆家、柏高、周高四校联合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检查青年教师《研修手册》《教学随笔》《读书笔记》

4月

“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第四次研修活动

 “点‘亮’高考作文”专家专题讲座

检查青年教师《研修手册》《教学随笔》《读书笔记》

5月

“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第五次研修活动

 “成至杯”学科试题“命、解、评”竞赛

检查青年教师《研修手册》《教学随笔》《读书笔记》

6

检查青年教师《研修手册》《教学随笔》《读书笔记》

青年教师总结


2022年9月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

“青蓝工程”工作总结

为了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实施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青蓝结对工程”,以“引领、结对、加压、优先、关爱”为原则,发挥老教师、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论文撰写、课件制作、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快速成长。学校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创设浓厚的教研科研氛围,优先给青年教师更多展示自我、磨砺自我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及各种培训,严格督查他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和业务学习情况,促使他们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一年来,我校的“青蓝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胡清、王蕾、刘鑫、蔡文竣、杨子毅、郭慧迎、沈瑾、王海婷等老师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教学、班主工作等方面有突出表现,这些成绩成为“青蓝工程”实施的亮点。下面就一学期青蓝结对工作做如下四方面的小结:

一、目标明确,求真务实,结对工作迈上新台阶

新学年伊始,教科处结合实际情况,安排老师结对,实行青蓝工程,我们的总要求是“一年适应,二年成熟,三年挑大梁”。争取到第三年能熟练掌握一个教学循环的各个环节,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具有全新开放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总体而言,就是通过结对活动,使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同时每年要认真写出《指导教师评估意见》和《指导工作小结》,青年教师要认真写出《个人总结》,并附交双方的听课记载簿、备课笔记等,为“青蓝工程”的评比工作提供材料。

二、以“成至杯”为平台,全面检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

为了进一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打造品质课堂,转变育人方式,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有效教学”为目标,促进我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校今年举办了第二届“成至杯”课堂教学大赛。大赛于1128日正式启动,我校参加工作5年以内的全体文化课教师踊跃参加。比赛分设合格课汇报和优质课评比两个活动。“成至杯”课堂教学大赛不但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风采、切磋教学经验的平台,而且对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展示结对成果,评定“优秀新苗”,促进“青蓝工程”长期开展

    学期末,教科处结合结对老师的工作表现和取得成绩,评出的优秀教师,给予公开表彰,同时推广成功经验或做法。以评比促结对,以结对促发展,为“青蓝工程”的长期实施奠定了基础,打造了一条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青蓝工程”为依托,赢取更多积极效应

    青年教师是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所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给青年教师引路子、压担子、搭台子、创牌子。实践证明,实施“青蓝结对工程”是加快青年教师成才速度的可靠途径。“青蓝工程”既提供发展平台,又施加进步压力,既成长了新教师,又成就了老教师,从而实现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可谓是另一个层面上的教学相长。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青蓝工程不仅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同时也为指导教师的进步增添了动力。我们坚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青蓝结对活动将会焕发出更大的生机。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 教科处

20236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青蓝工程”负责机构和工作职责

(2022---2023学年度)

为了更好地做好传帮互补工作,负责起全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和师资培训工作,以教科研制度建设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管理、指导开展学校所承担的各级课题,引导教师开展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重点难点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教科研工作,认真落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工作。学校教科研组织机构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师国华

副组长:刘慧铭 许博识 孙剑

    成 员:顾新强、王蕾、王国平、嵇春艳、储海燕、王东明、张娇

职 责:

1.制定传帮互补的总体规划。

2.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深入教研组,主动监督或督促传帮互补工程进展情况。

3.为教师开展传帮互补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4.适时聘请专家指导传帮互补工作。




2022年9月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

“青蓝工程”工作成果

一、“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第一次研修活动——“青蓝工程”结对仪式暨新教师入职培训活动


关于举行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2022—2023年度“青蓝工程”结对仪式

暨新教师入职培训活动的通知

各位教师:

为促进青年教师更好地成长,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顺利发展,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现定于9月14日(星期三 )下午16:00—17:00举行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2022—2023年度“青蓝工程”结对仪式暨新教师入职培训活动。

具体事项如下:

一、地点:考务室(至真楼一楼) 

二、人员:(师徒结对名单)

   德育方面(班主任):

青年班主任

方丹丹

计 露

郭红梅

曹思雨

杨子毅

德育导师

刘慧铭

刘慧铭

刘慧铭

刘慧铭

顾新强

青年班主任

乔 禹

徐道誉

王 鹏

马寒星

王子琪

德育导师

顾新强

顾新强

顾新强

顾新强

王 蕾

青年班主任

叶斯琪

徐 艳

邢明珠

李阳春

陈林林

德育导师

王 蕾

王 蕾

王 蕾

沈 瑾

沈 瑾

青年班主任

林萌萌

刘艳玲

田文玉

陈 琴

毛 云

德育导师

沈 瑾

孙 剑

孙 剑

储海燕

储海燕

青年班主任

郭 田

陈 佳




德育导师

杨 康

侯艳丽





教学方面:

语文学科

高一年级

青年教师

王子琪

许诗倩

叶斯琪

李嘉昕

韦佳君

教学导师

嵇春艳

冯立华

许博识

许博识

 

青年教师

石评月

 

乔 禹



教学导师

 

 

王 蕾



高二年级

青年教师

田文玉

 

阎 苏

张芸娜

 

教学导师

许博识

许博识

冯立华

冯立华

嵇春艳

青年教师

巴吟月

陆之超




教学导师

嵇春艳

王 蕾




高三年级

青年教师

郭慧迎

李思琪

施姿伊



教学导师

许博识

许博识

冯立华



数学学科

高一年级

青年教师

刘 蕊

徐卫娜

朱 丹

袁星烨

高敏裕

教学导师

翁公羽

翁公羽

翁公羽

贾 林

贾 林

青年教师

周雨婷

刘 培

华 然

孙 佳

王 鹏

教学导师

贾 林

沈艳虹

沈艳虹

沈艳虹

沈艳虹

高二年级

青年教师

孟凯旋

顾艳春

梁 田

王梦璐

王云燕

教学导师

翁公羽

翁公羽

翁公羽

翁公羽

翁公羽

青年教师

王 安

陈志扬




教学导师

翁公羽

翁公羽




高三年级

青年教师

郑小花

吕志成

何芳琴

黄仰栋

王文浩

教学导师

贾 林

贾 林

沈艳虹

沈艳虹

朱 浩

英语学科

高一年级

青年教师

方丹丹

姚 婷

成倩雯

魏亚楠

王秀娟

教学导师

冯雪茫

冯雪茫

冯雪茫

冯雪茫

冯雪茫

青年教师

李阳春

尉丽萍

马周祺

江 珊


教学导师

朱 波

朱 波

朱 波

朱 波


高二年级

青年教师

齐昱静

庄铭煜

陈 琴

郝香玉

郭 田

教学导师

孙小芹

孙小芹

孙小芹

孙小芹

孙小芹

青年教师

张君逸





教学导师

孙小芹





高三年级

青年教师

徐鹏浩

王晟晖

汤昕悦

周 沫

屠羽洁

教学导师

冯雪茫

冯雪茫

冯雪茫

朱 波

朱 波

物理学科

高一年级

青年教师

余梦婷

胡苏苏

曹思雨

杨伟东

周蓓雯

教学导师

王国平

王国平

王国平

王国平

王国平

高二年级

青年教师

王媛婷

池京瑶

温海倩



教学导师

吉珍华

吉珍华

吉珍华



化学学科

高一年级

青年教师

杨子毅

王 远

刘罕文

王 玮


教学导师

侯艳丽

侯艳丽

储海燕

储海燕


生物学科

高一年级

青年教师

林萌萌

赵圆圆

黄瑞阳

高文文


教学导师

张 勋

张 勋

张 英

张 英


高二年级

青年教师

韦雨亭

孙明伟

张传英



教学导师

张 英

张 勋

张 勋



高三年级

青年教师

王海婷





教学导师

张 勋





历史学科

高一年级

青年教师

计 露

郭福豪

徐道誉



教学导师

陈松林

陈松林

周小花



高二年级

青年教师

宋心悦





教学导师

陈松林





高三年级

青年教师

刘志颖





教学导师

周小花





政治学科

高一年级

青年教师

陈林林

徐 艳




教学导师

王红花

王红花




高二年级

青年教师

徐亚宁

王 菊




教学导师

王红花

雍月华




高三年级

青年教师

胡 瑞





教学导师

雍月华





地理学科

高一年级

青年教师

段秀佳

郭红梅

马寒星



教学导师

周桂珍

周桂珍

周桂珍



高二年级

青年教师

李 蕊

刘艳玲

赵秀云

彭紫荆

景晓菲

教学导师

孙 剑

孙 剑

孙 剑

孙 剑

孙 剑

高三年级

青年教师

何昭辉

麻丹亚




教学导师

沈一斌

沈一斌




体育学科

综 合

青年教师

赵 冉

杜 旭

 

刘世强

陈锦鹏

教学导师

张 娇

张 娇

张 娇

张 娇

张 娇



请以上老师准时参加会议!



德育处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 教务处

教科处

                                           2022913

“成”长有径 同周“至”远

    2022—2023学年“青蓝工程”结对仪式暨新教师入职培训活动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实现教师的携手共进9月14下午,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青蓝工程”结对仪式新教师入职培训活动在教科嵇春艳主任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

年华长守育人志,岁月永铸师者魂。青蓝结对,是一种师徒缘分,更是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仪式开始,首先由刘慧铭副校长、许博识副校长宣读“青蓝工程”结对名单。

宣读名单 薪火相传

名单已定,传承即始,一串串结对名单,不仅仅是纸面的文字,呼出的声符,更是一种教导、奉献、期盼……

颁发聘书 勇担重任

德育导师和教学导师上台领取聘书,一纸聘书虽小,但它却代表了尊师,代表了重教,更代表了师傅的责任之重大。在接过聘书的那一刻,师徒便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微信图片_20220914214143

德育导师领取聘书

  

 微信图片_20220914214217


微信图片_20220914214308

教学导师领取聘书

    

代表发言 共话成长

高敏裕老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首先他感谢学校为青年教师安排“青蓝工程”结对活动,然后表明自己作为新教师,有理想、有激情、有闯劲,但尚缺乏经验,存在很多不足,学校“青蓝工程”结对活动适时举行,犹如雪中送炭,给了青年教师希望和信心。并表明今后在师傅的指导和带领下,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积极主动学习,争取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脱颖而出,五年成长为周高的栋梁。

微信图片_20220914214447

高敏裕老师代表青年教师发言

冯雪茫老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言语恳切,冯老师表明:青蓝继,薪火燃,匠心传承,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青年教师共同进步,我们责无旁贷。并代表全体“蓝方导师”表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精心备课,开放课堂,不断反思,静心教研;多阅读,勤实践,善思考。愿时光易老,理想不灭;岁月更迭,初心不改。

微信图片_20220914214457

冯雪茫老师代表导师发言


宣读细则 明规兴己

明确《教师专业发展考核细则》,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长有径;明确《教师日常工作行为规范》,让教师严于律己,同周“至”远。  


微信图片_20220914214504

教科处嵇春艳主任宣读《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考核细则》


微信图片_20220914214509

教务处王国平主任宣读《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教师日常工作行为规范》


  校长寄语 恳切勉励

师国华校长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勤的希望,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师校长表明师傅是徒弟工作、精神、人品等方面的引领者,期待徒弟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不懈地努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教师不安于现状,不断成长,并叮嘱年轻教师“出名要趁早”“要永不停步地学习”。青年兴,周高兴;青年强,周高强。

微信图片_20220914214525

师国华校长寄语

路漫修远,上下求索;薪火相传,匠心筑梦。青蓝结对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平台,也让师父和徒弟在德育上、教学上能够携手共进、并肩成长。相信青年教师在师傅的指导和帮助下,一定会在周高这片沃土上谱写芳华


二、“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第二次研修活动——第二届“成至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成至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方案

打造品质课堂,转变育人方式为主题,进一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有效教学为目标,促进我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不断持续提升。

一、活动主题

立足于课堂,磨砺促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22年11月28日(周一)——2022年12月9日(周五)

三、活动项目

1.合格课汇报

2.优质课评比

四、参加人员

入职5年内所有青年教师

五、活动安排

(一)合格课汇报

1.参加人员

2022年入职的全体青年教师

(1)语文学科: 石评月、许诗倩、李嘉昕、韦佳君、杨倩

(2)数学学科: 陈志杨、华然、刘蕊、孙佳周雨婷、袁星烨、高敏裕

(3)英语学科: 成倩雯、江珊、魏亚楠、马周祺

(4)物理学科: 曹思雨、张秋晨、周蓓雯

(5)化学学科: 刘罕文、王远

(6)生物学科: 高文文、赵圆圆

(7)历史学科: 徐道誉

(8)地理学科: 段秀佳

(9)体育学科: 陈锦鹏

2.活动流程

自我备课——导师修改——组内试上——组内磨课——集中汇报——总结反思

授课教师首先自己备课,备课后交于教学导师修改,签名同意后在备课组内进行试上(至少试上一次),试上后,本备课组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进行组内研讨、修改,形成执教方案,然后由学校教务处、教科处集中组织时间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各授课老师对本次上课进行总结反思并形成书面材料报教科处。

3.活动时间

试上磨课阶段:11月28日—12月2日(备课组自行安排)

集中汇报阶段:12月6日—12月7日

第二届“成至杯”课堂教学大赛合格课汇报活动安排表

日 期

星 期

学科

班 级

节 次

开课老师

课 题

评 委

12月6日

星期二

语文

高一(3)班

第二节

许诗倩

《故都的秋》

许博识

嵇春艳

高一(8)班

第三节

石评月

《赤壁赋》

高一(14)班

第二节

韦佳君

《荷塘月色》

冯立华 王 蕾

高一(18)班

第三节

李嘉昕

《拿来主义》

高一(15)班

第四节

杨 倩

《荷塘月色》

物理

高一(9)班

第二节

曹思雨

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

王国平

吉珍华

高一(3)班

第三节

张秋晨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高一(18)班

第四节

周蓓雯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化学

高一(10)班

第二节

王 远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储海燕

侯艳丽

高一(11)班

第三节

刘罕文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生物

高一(18)班

第二节

赵圆圆

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

张 勋

张 英

高一(6)班

第三节

高文文

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

















日 期

星期

学科

班 级

节 次

开课老师

课 题

评 委

12月7日

星期三

数学

高二(2)班

第二节

陈志扬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定点问题

师国华

翁公羽

高一(8)班

第三节

刘 蕊

弧度制

高一(10)班

第四节

袁星烨

三角函数的概念

高一(12)班

第二节

周雨婷

三角函数的概念

贾 林 沈艳虹

高一(11)班

第三节

高敏裕

弧度制

高一(14)班

第四节

华 然

三角函数的概念

高一(17)班

第五节

孙 佳

弧度制

英语

高一(14)班

第二节

魏亚楠

U2词汇复习

冯雪茫 朱 波

高一(13)班

第三节

成倩雯

U2词汇复习

高一(16)班

第二节

江 珊

U2词汇复习

刘慧铭

孙小芹

高一(18)班

第三节

马周祺

U2词汇复习

历史

高一(11)班

第二节

徐道誉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陈松林

周小花

地理

高一(13)班

第二节

段秀佳

常见地貌类型

孙 剑

周桂珍

体育

高一(1)班

第二节

陈锦鹏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顾新强 张 娇


4.评定要求

按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定。

各科评委听课,课后综合评定出等级,最后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汇总上报本学科授课教师等级情况;若评定结果为“不合格”,不合格课教师将按以上流程另外准备一堂课展示,直到合格为止。

5.资料搜集

(1)经教学导师同意试上签名后的教案、课件。(授课教师提供)

(2)本备课组青年教师合格课组内磨课的研讨记录及活动照片。(备课组长提供)

(3)本学科青年教师合格课课堂教学汇报活动照片及等级情况汇总表。(教研组长提供)

(4)青年教师合格课活动反思。(授课教师提供)

以上资料请各学科教研组长负责汇总,电子稿打包发送至教科处邮箱kszgjks@163.com,纸质材料汇总送至教科处。

(二)优质课评比

1.参加人员

入职2—5年的全体青年教师

2.活动流程

自我备课——组内选拔——集中评比——总结反思

参赛教师首先自己备课,各备课组进行组内选拔,语数外各科各年级出线2人,物、化、生、史、政、地各科各年级出线1人,音体美信共出线3人。然后由学校教务处、教科处集中组织时间进行评比。评比结束后各授课老师对本次上课进行总结反思并形成书面材料报教科处。

3.活动时间

组内选拨阶段:11月28日—12月2(备课组自行安排)

集中评比阶段:12月8日—12月9日

第二届“成至杯”课堂教学大赛优质课评比活动安排表

日 期

星期

学科

班 级

节 次

开课老师

课 题

评 委





12月8日










星期四















星期四

语文

高二(1)班

第二节

王子琪

荷花淀

侯雪良

许博识 嵇春艳

高二(2)班

第三节

吉晓雨

荷花淀

高二(3)班

第四节

叶斯琪

荷花淀

高二(4)班

第二节

巴吟月

荷花淀

侯雪良

冯立华 王 蕾

高二(5)班

第三节

郭慧迎

荷花淀

高二(6)班

第四节

田文玉

荷花淀

数学

高一(3)班

第二节

何芳琴

三角函数的概念

张昌盛

师国华 翁公羽

高一(4)班

第三节

王文浩

三角函数的概念

高一(5)班

第四节

刘 培

三角函数的概念

高一(6)班

第二节

孟凯旋

三角函数的概念

张昌盛

贾 林 沈艳虹

高一(7)班

第三节

王 安

三角函数的概念

高一(8)班

第四节

朱 丹

三角函数的概念

物理

高一(9)班

第六节

蔡媛媛

曲线运动

许自强

吴 政

王国平 吉珍华

高一(10)班

第七节

王媛婷

曲线运动

高一(11)班

第八节

杨伟东

曲线运动

化学

高一(1)班

第二节

蔡文竣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吴泽平

储海燕

侯艳丽

高一(2)班

第三节

杨子毅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历史

高二(10)班

第二节

宋晨杰

选择性必修2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庞 玲

陈松林 周小花

高二(11)班

第三节

宋心悦

选择性必修2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高二(12)班

第四节

邢明珠

选择性必修2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日 期

星期

学科

班 级

节 次

开课老师

课 题

评 委













12月9日



























12月9日













星期五
























星期五

英语

高二(1)班

第二节

李阳春

选择性必修三U3 Back to the 

past Reading(I)

刘丽菊

刘慧铭

孙小芹

高二(2)班

第三节

陈 佳

选择性必修三U3 Back to the 

past Reading(I)

高二(3)班

第四节

骆 珍

选择性必修三U3 Back to the 

past Reading(I)

高二(4)班

第二节

李 燕

选择性必修三U3 Back to the 

past Reading(I)

倪智慧

冯雪茫

朱 波

高二(5)班

第三节

方丹丹

选择性必修三U3 Back to the 

past Reading(I)

高二(6)班

第四节

郝香玉

选择性必修三U3 Back to the 

past Reading(I)

生物

高一(12)班

第二节

黄继芳

必修一 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费晓艳

张 勋

张 英

高一(13)班

第三节

孙明伟

必修一 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高一(14)班

第四节

林萌萌

必修一 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政治

高二(10)班

第二节

陈林林

选择性必修二 7.1立足职场有法宝

殷久华

王红花

陆惠玉

高二(11)班

第三节

徐亚宁

选择性必修二 7.1立足职场有法宝

高二(12)班

第四节

徐 艳

选择性必修二 7.1立足职场有法宝

地理

高二(7)班

第二节

张美颖

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鲍文艳

孙 剑

周桂珍

高二(8)班

第三节

麻丹亚

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高二(9)班

第四节

景晓菲

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体育

高一(15)班

第二节

刘世强

科学发展体能:综合体能训练

顾新强

张 娇

高一(16)班

第三节

杜 旭

科学发展体能:综合体能训练

信息

高一(17)班

第四节

刘 鑫

python模块的实践应用


4.奖项设置

一等奖:13人(语数英各2人,六科各1人,音体美信1人)

二等奖:13人(语数各2人,六科各1人,音体美信1人)

三等奖:12人(参加集中评比的其余老师)

5.资料搜集

(1)参加集中评比教师的教案、课件。(授课教师提供)

(2)本学科优质课教学展示活动照片及各评委打分表。(教研组长提供)

(3)青年教师优质课活动反思。(授课教师提供)

以上资料请各学科教研组长负责汇总,电子稿打包发送至教科处邮箱kszgjks@163.com,纸质材料汇总送至教科处。

六、活动评委

语文学科:许博识 嵇春艳 冯立华 王 蕾

数学学科:师国华 翁公羽 贾 林 沈艳虹

英语学科:刘慧铭 孙小芹 冯雪茫 朱 波

物理学科:王国平 吉珍华

化学学科:储海燕 侯艳丽

生物学科:张 勋 张 英

历史学科:陈松林 周小花

政治学科:王红花 陆惠玉

地理学科:孙 剑 周桂珍

音体美信:顾新强 张 娇

七、听课要求

评委和本教研组成员参与听课活动并课后进行研讨。

八、部门协调安排

责任部门

主要工作安排

责任人

时间节点

校办

学校电子屏背景,校外专家的接待,活动宣传

顾新强

12月6—9日

德育处

教育学生文明礼仪,遵守课堂秩序

王 蕾

12月6—9日

教务处

安排协调参赛教师课务

王国平

12月6—9日

教科处

宣传组织教师参赛

嵇春艳

12月6—9日

教技处

教室一体机的使用

王东明

12月6—9日

总务处

评委听课凳的准备

王东明

12月6—9日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 教务处 教科处

                                            2022年125



且听雏凤清声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第二届“成至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为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2022年11月28日—12月9日,我校组织了入职五年内的全体青年教师参与第二届“成至杯”课堂教学大赛参赛教师在赛前都做了精心准备,教学中教有方,学有道,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本次“立足于课堂,磨砺促成长”的活动主题。

预赛:新人展锋,群英亮剑

12月6日、7日,2022年新入职的全体青年教师带来了精彩的汇报课展示。

语文课上《荷塘月色》浪漫细腻;数学的三角函数、弧度制掀起头脑风暴;英语词汇教学打破常规,活泼亮眼;物理走进牛顿的世界;化学揭开元素周期的神秘面纱;生物演绎光合作用的自然物语;历史探究革命的历程;地理一窥地貌的多彩;体育课上,变向换手运球引发掌声连连。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语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数学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英语


图片图片

物理


图片图片

化学

图片图片

生物

图片

历史

图片

地理

图片

体育


图片

入职二到五年的全教师在备课组内开启激烈的“出线”资格选拔。叶斯琪老师《故都的秋》课堂之上激荡家国情思;骆珍老师《Why we explore》一课别出心裁,精彩不断;孟凯旋老师抽丝剥茧,演绎数学的独特魅力……终,三个年级共38位老师成功“出线”,向决赛发起冲击。


决赛:百舸争流,异彩纷呈

12月8日、9日,“成至杯”优质课决赛拉开序幕。

语文组带来《荷花淀》同课异构,老师们或循循善诱,课堂之上妙语连珠;或交课堂于学生,即兴表演活泼生动,反响热烈。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语文优质课评比



数学组围绕三角函数呈现别开生面、各具特色的课堂,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主动探索。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数学优质课评比




英语组的老师用洋溢的教学热情带领学生饱览外语之美,老师们全英文沉浸式课堂真实感强烈,极尽英语的视听享受。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英语优质课评比

物理组老师寓教于乐,曲线运动从课本走进生活。

图片图片图片

物理优质课评比



化学老师带领学生推开化学元素周期世界的大门。

图片图片

化学优质课评比



生物课堂以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创新形式走进光合作用,解码自然的奥秘。

图片图片图片

生物优质课评比



历史课堂之上,三位老师打开世界格局,世界贸易与商业贸易的探索引人入胜。

图片图片图片

历史优质课评比



政治组充分展现人文学科的魅力,“立足职场有法宝”掀起课堂讨论热潮。

图片图片图片

政治优质课评比




    地理组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的探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图片图片

地理优质课评比




体育馆内,老师们以身示范,科学发展体能引发学生赞叹。

图片图片

体育优质课评比


比赛结束后,各个小组的评委从教学背景分析/单元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特色学习资源、技术手段应用和主要教学方法以及作业及拓展学习等方面,对每位参赛教师的课堂进行评分。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经过为期两周的紧张角逐,昆山市市高级中学2022年第二届“成至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圆满落幕。2022年12月14日下午在报告厅进行颁奖典礼。

图片一等奖


二等奖

图片


三等奖

图片


相信通过本次比赛,每位青年教师都实现了对自身的超越,完善了专业学科知识的储备,提升了课堂教育教学的组织力和创造力,在未来,周高的青年老师们定能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秉持“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校训,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三、“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第三次研修活动——青年教师2023届高三零模考后点调活动

青年教师2023届高三零模考后点调情况安排

一、点调对象

年级

科目

序号

姓名

得分

校内考试人数

校内名次

校内教师均分

高三

语文

1

陆遇川

95

21

16

98.71

2

李思琪

85

21

19

98.71

历史

3

武志敏

47

9

9

57.33

地理

4

何昭辉

36

14

14

46.71

高二

数学

1

梁田

57

25

21

79.36

2

王梦璐

57

25

21

79.36

物理

3

周义

43

10

10

60.5

生物

4

孙明伟

44

14

13

54.5

政治

5

徐亚宁

43

7

7

49.57

高一

语文

1

杨倩

93

21

17

98.71

2

王子琪

93

21

17

98.71

3

李嘉昕

85

21

19

98.71

4

韦佳君

72

21

21

98.71

数学

5

吴燕

49

25

23

79.36

6

刘蕊

46

25

24

79.36

7

袁星烨

43

25

25

79.36

英语

8

尉丽萍

108

26

26

124.42

物理

9

曹思雨

46

10

9

60.5

生物

10

赵圆圆

46

14

12

54.5

11

田晶晶

43

14

14

54.5

历史

12

郭福豪

47

9

9

57.33

地理

13

段秀佳

42

14

13

46.71

二、点调内容(年管会层面)

1.检查七认真情况

2.听课

3.会谈

三、后续措施(教科层面)

点调教师每周三下午九、十节课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集中解题训练。由各科教研组长命题、批阅,教科处汇总成绩反馈。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教科处

2023.2.16


青年教师2023届高三零模考后点调活动现场

教师集中解题训练签到表3

零模考后点调青年教师签到表

教师集中解题训练3

零模考后点调青年教师解题训练


四、“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第四次研修活动——“点‘亮’高考作文”专题研讨活动


“点‘亮’高考作文”高中语文作文指导活动方案

帮助语文老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引导语文老师熟悉高考命题趋势和方向,我校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刘志权教授为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开设作文指导讲座。

一、活动主题

点“亮”高考作文

二、活动时间

202304月27日(周四)(13:30—15:30)

三、活动地点

多功能室

四、出席对象

全体语文老师

五、活动安排

1.下午13:25前到多功能室签到。

2.下午13:30—15:30聆听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刘志权教授)讲座。

、部门协调安排

责任部门

主要工作安排

责任人

备注

校办

本次活动的相关宣传工作

顾新强

4月27

教务处

课务的调整

王国平

4月27日(13:30—15:30)

教科处

活动的安排、组织

嵇春艳

4月27日(13:30—15:30

教技处

活动相关电子设备的安排

王东明

4月27日(13:00前)

总务处

专家的茶水服务

王东明

4月27日(13:00前)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 教科处

                                           202304月26


成至研修/专家引领,点“亮”作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志权教授莅临我校指导作文教学

四月春风暖,研修风正浓。为进一步探讨写作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写作教学水平,2023年4月27日下午,我校开展了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作文教学”研修活动,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志权教授为全体语文老师开设题为 《点“亮”高考作文》的专题讲座。

作文讲座2聆听专家讲座

刘志权教授以高考阅卷人独特视角,首先为全体教师展示了不同层次作文的特点以及评分依据明了优秀作文的评判标准

随后围绕深化思维、审题立意、联想论证、表达外饰和语言组织等方面,就如何应对高考作文教学中若干问题,提出了全面详实的教学策略

作文素材积累是许多教师和学生关心的话题,对此刘教授指出,素材例证应遵循“以一当十”,言简意赅的原则。

讲座过程中,刘教授对接考场范例,独辟蹊径,展现思维深度以规范精准的表达,幽默生动的语言,赢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DSC05350

DSC05365

青年教师感悟

刘志权教授“点‘亮’作文”的主题讲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并且讲述方式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使我在高中语文作文写作和教学上深受启迪。什么样的文章才能称之为好文章?刘教授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评判标准,并且指出审题深度、精彩例子、语言表达等都可能是一篇作文的亮点。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好的文章一定是能让读者看得懂的。无论是教师自身的写作,还是学生的考场作文,都应该体现一定思维品质且具有生活气息。身为一名“新手”语文教师,能够有机会听到这样一场精彩的讲座,幸哉,乐哉!

——曾莉

今天听了刘老师的讲座,对作文审题、立意、思维、语言等方面有了新的理解。写作如修身,从实际生活出发,体味作文材料的内涵,运用逻辑思维理清材料句意,避免“紫藤花取得重大发展”的空谈,用自然、干净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材料的思考,由此点“亮”作文。            

——许诗倩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深感南京师范大学刘教授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他从江苏语文高考评分标准出发,详细阐述了“亮点”在作文中的重要性。这使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培养学生全面、批判、逻辑、辩证、独创的思维方式。                                ——陆之超

今天南京师范大学刘志权教授以多年高考阅卷人的身份开展了“点‘亮’作文”的专题讲座,让我打开了作文教学的新思路。作为一线教师,作文教学应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多从“宏观着眼,小处着手”“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的角度锻炼学生的思维。——王子琪

“高山仰止,方知才梳”。刘教授“点‘亮’作文”的讲座给我很大启发,对如何改善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刘教授做了详尽全面的讲解。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做点亮学生精神的明灯。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心中要有好作文的标准,锤炼语言表达。                   ——杨倩

今天下午有幸听了南京师范大学刘志权教授“点‘亮’高考作文”的讲座,我感悟颇深,让我在“如何评价一篇高考作文的领域中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就是议论文中举例论证不是关键,举例也不是越多越好,否则就只是例子的堆砌。举例本身不能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只是应将其运用来解释观点。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避免这种程式化的作文教学,而更要从立意的思维深度着手作为好文章的评判标准,文章的语言词彩华美,追求新异奇特不一定是好文章,内容可能不知所云,让人读不懂!总之,本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将在日常教学中学以致用,更好地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                                        ——韦佳君

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志权教授以“亮”为核心切入,具象展示了当前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的评判标准,并以近两年命题入手,全方位展示了作为高中教师,应如何将每段材料确立意思并讲透,同时也应提醒学生,举例在于精警、特别、准确而不在于多,以一当十方为透彻有效的表达。                                      ——李嘉昕

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志权教授从作文评判标准、深化思维、准确审题、联想论证和醒豁外饰五个方面与我们深入浅出地交流。教授提到“神”是偶得的,“准”是最能把握的。而要让文章写得深邃,必须着力探讨文学的母问题甚至是哲学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更上一个台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思维,在提升自我写作思维和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升写作思维。

——叶斯琪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本次活动,为教师今后的作文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方向,不仅是理念上的提升,更是行动上的指导,在未来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深耕写作课堂,提升写作素养!





五、“成至教师发展共同体”第五次研修活动——“成至杯”学科试题“命、解、评”竞赛活动


 “成至杯”学科试命、解、评竞赛活动方案

 为引导教师把握课程标准与高考导向,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成至杯”学科试题“命、解、评”竞赛。现将竞赛方案和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校准坐标,把准方向

二、活动时间

20234月、5月

三、活动项目

1.学科命题比赛

2.学科解题比赛(取零模、一模、二模综合成绩)

3.学科评题比赛

四、参加人员

所有入职5年内(2018年8月以后)九门文化课青年教师

五、活动安排

(一)初赛阶段:命制试卷、录制试题评讲视频。(4月24日—5月12日

1.每位老师需命制1份减缩版高考模拟试卷(含答案评分标准)。(“各学科初赛命题说明”见附件1)

每位老师需录制1段15分钟左右的试题讲评微课视频,需有学生参与。(“各学科初赛微课讲评试题”见附件2,微课视频录制建议到学校录播教室录制)

2.试卷和视频以“年级+学科+姓名”形式命名打包发送给各备课组长,最后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汇总三个年级本学科老师参赛作品并发送至教科处邮箱kszgjks@163.com。

3.学校将组织评委教师对所有参赛老师作品严格初审,按照命题占30%、解题占30%、评题占40%的比例结算出总分,确定进入决赛阶段老师名单。

(二)决赛阶段:现场解答试题并评讲试题。(时间另行通知)

各入围决赛的老师集中指定地点,由评委老师现场出题,参赛老师限时1小时解答试题并备好试题讲评教案,然后15分钟微课展示(有15名学生参与)。评委现场打分。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12人(语数英各2人,六科各1人)

二等奖:12人(语数各2人,六科各1人)

三等奖:若干人(参加决赛的其余老师)    

、活动评委

语文学科:许博识 嵇春艳 冯立华 王 蕾

数学学科:师国华 翁公羽 贾 林 沈艳虹

英语学科:刘慧铭 孙小芹 冯雪茫 朱 波

物理学科:王国平 吉珍华

化学学科:储海燕 侯艳丽

生物学科:张 勋 张 英

历史学科:陈松林 周小花

政治学科:王红花 陆惠玉

地理学科:孙 剑 周桂珍

附件

附件1:各学科初赛命题说明

附件2:各学科初赛微课录制讲评试题

附件3比赛评分标准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教科处)

                                            20234月24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 “成至杯”青年教师命解评比赛

取得决赛资格教师名单


语文(6人)

阎 苏 叶斯琪 王子琪 郭慧迎 施姿伊 田文玉


数学(6人)

郑小花 王 鹏 朱广友 黄仰栋 王 安 何芳琴


英语(6人)

骆 珍 王秀娟 陈 佳 郭 田 李阳春 方丹丹


物理(3人)

池京瑶 孙佳星 蔡媛媛


化学(3人)

邹丹红 杨子毅 王 远


生物(3人)

黄瑞阳 黄继芳 胡玲玲


历史(3人)

计 露 王旭琴 宋心悦


政治(3人)

胡 瑞 徐 艳 徐亚宁


地理(3人)

刘瑾瑾 张 淼 景晓菲



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 教科处

                        2023年6月15日